聽覺統(tǒng)合訓練儀認知功能訓練聯(lián)合對自閉癥臨床效果
《精神障礙診斷統(tǒng)計手冊》給自閉癥的定義是:
自閉癥是一種特殊類型的廣泛發(fā)育障礙,3 歲前即有所表現(xiàn)的社交能力和語言溝通能力缺陷以及重復刻板行為是自閉癥的定義性特征。“自閉癥”一詞最早由瑞士精神病醫(yī)生 Eagen Bleuer 于 1911 年提出并引入專業(yè)文獻當中;1994 年,廣泛性發(fā)育障礙概念被提出,自閉癥作為代表性的疾病開始被廣泛研究;直到 21 世紀,自閉癥譜系障礙被提出,兒童自閉癥作為一種廣泛性發(fā)展障礙的典型代表被世界普遍關注。對于兒童的成長危害巨大,若不及時治療,容易對其未來的人生造成極大的影響,嚴重時還會出現(xiàn)自殘、自殺等行為,對其生命造成了威脅,因此及早的進行治療,并選擇科學的訓練干預尤為重要。本次研究通過我院兒童康復科收治的 36 例患兒為對象,分別實施不同干預方式,將研究結果描述至下文。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兒童康復科 2020 年 1 日至 2020 年 12月總計 36 例患兒為對象,年齡 2.5~ 6.5 歲,隨機分為兩組,分別 18 例,兩組的一般資料如表 1 所示,具有可比性(P> 0.05)。
對照組實施言語 - 認知功能訓練。通過對患兒的病情程度、身體狀況以及性格特點進行綜合評估,為其制定個性化的訓練方案,并結合其臨床癥狀與言語水準,建立短期與長期訓練目標。在功能訓練過程中采用面對面、一對一的方式,采用游戲、語言、針灸以及手勢符號等方式,如通過以集體訓練的模式,讓患兒進行搭積木、拼圖、看圖畫畫等的游戲,通過這些游戲的趣味性與互動性,幫助患兒得到心情的愉悅,提高其玩樂興趣的同時,加強與其他患兒互動交流,從而對患兒的社交能力、認知功能進行訓練,保持 30min/ 次,以免患兒過度疲勞而影響下次治療,5 次 /7d,10 次 / 療程,在 2 個療程后根據患兒的恢復情況,酌情增加言語 - 認知功能訓練的強度,連續(xù)訓練 90d[1]。
觀察組實施言語 - 認知功能訓練聯(lián)合
聽覺統(tǒng)合訓練儀聽覺統(tǒng)合訓練。在對照組的基礎上,聯(lián)合
聽覺統(tǒng)合訓練儀聽覺統(tǒng)合訓練。①
聽覺統(tǒng)合訓練儀聽覺統(tǒng)合訓練。引導家屬將患兒帶入一個安靜、獨立的空間,借助聽覺統(tǒng)合治療儀(艾利特醫(yī)療產品,型號 RT510)進行治療,讓工作人員為患兒佩戴好耳機,為其播放經過調制的音樂,初次治療時首先將音量調整為 L50%、R50%,替換下一首音樂時,前 15min 將其音量調至 L50%、R50%,后 15min 調至L30%、R30%。之后將 3~ 10 次的音量時調至 L0%、R0%,最后的 11~ 20 次,將其音量調至 L30%、R0%。
每次治療保持 30min/ 次,2 次 /d,并且使間隔時間維持在 3h 以上,10 次 / 療程,間隔 3 個月至半年一次。
②心理疏導。由于自閉癥患兒容易被外界因
素影響,容易出現(xiàn)各種不良情緒,并且無法及時釋放出去,從而干擾了正常的治療,通過引導患兒家屬以溫和、親切的態(tài)度與其交流聊天,并適當對其進行語言上的鼓勵與肢體上的撫觸,期間讓患兒的目光與家屬對視,讓患兒能感受到來自親人的關心和呵護,對于不主動對視的患兒,通過玩具、零食等物體來吸引其注意力。
、郗h(huán)境干預。為自閉癥
患兒建立舒適的治療環(huán)境,通過讓患兒進行集體居住,讓其能夠慢慢與周圍人進行接觸,同時保持良好的生活環(huán)境,勤打掃衛(wèi)生,定期開窗換氣,根據天氣變化適當為患兒增減衣物,避免出現(xiàn)感冒、發(fā)熱等疾病,對正常的治療造成影響。
④飲食干預。
引導患兒養(yǎng)成科學的飲食習慣,通過從家屬處了解患兒的飲食習慣,結合營養(yǎng)師的建議,為其制定科學的飲食計劃,以去酪蛋白及去麩質食物為主,并定期為患兒調整食物搭配,避免其出現(xiàn)挑食現(xiàn)象而影響正常的治療。